五岁白血病患儿的死没有那么简单

时间:2020-05-11 14:06       来源: 中国法院网        作者&编辑: 郭秀猛
  五岁白血病患儿帅帅走完了短暂的生命历程,离开了这个让他无法理解的世界,永别了父母之间那无情的争吵。然而,就连他生命的安息也没能平息父母之间的争斗,父母之间的硝烟仍在弥漫,争吵不断、相互指责,都把责任推给对方,各自把“正义”含在嘴里,都说自己对孩子问心无愧。(2012.10.24《新华网》)

  我不想听到的故事却偏偏真实地发生,不仅小帅帅不能理解,就连我这个成人也无法理解。疑问由此产生:是谁将一个无幸的生命无情结束?生命本身的脆弱?无情的父亲?冷漠的母亲?还是另有他人?

  不可否认,小帅帅遭遇了生命的不幸,患上了世间的疑难杂症——白血病,这是苦难的开始,是生命短暂的“始作俑者”。但是也并不是说他就无药可救,非得如此草草结束生命,毕竟他父亲的骨髓与他配型成功,而且手术费也有角落。那为什么悲剧最后还是发生了呢?

  小帅帅的父母是他的第一监护责任人,负有无可推卸的道义上和法律上的救助责任和义务。然而现实情况是:他的父母不知为了什么“重要”的事情,相互争吵,相互指责,相互推脱责任,置他的生死于不顾,无情无义。即使在他死后,父母之间的折腾也远没有消停。假如他的父母齐心协力,相信一定能够救得孩子生命归。我就不明白了,身为父母有什么“重要”的事情能比得过孩子的命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他父母的无情和冷漠造成了他生命的短暂。

  面对小帅帅父母的冷血,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坐不住了,他们开始奔走呼告,想用自己的行动融化这对父母冰冷冷的心,唤醒他们无比麻木的亲情,挽救这个幼小的无辜生命,然而,面对现实国情、社情,他们也无计可施,最终被迫选择了无奈。不禁要问,在小帅帅父母无动于衷之时,社会为什么就没有可行的救助机制介入?难道我们就非得选择无奈?难道我们的法律也要保持沉默?

  谁都难逃其责,该反思的不仅仅是小帅帅的父母,还有我们社会软弱的生命保障制度。类似的悲剧接连发生,我们不能再等了。

  父母如此冷血,将自私自利凌驾于孩子生命之上,暴漏了我们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,遗失了珍贵的伦理道德,怎么丢掉的就应该怎么捡起来。在我们越来越陌生的社会里,人的羞耻心理渐渐麻木,不再在乎别人的谴责,因此重视和探索新形势下的伦理道德培养模式,建立新的社会羞耻感应体系,形成巨大的外界压力场,已迫在眉睫。

  “善良是最好的法律”,反过来“善良的法律才是最好的”。法律制度的阙如放任了小帅帅生命的消失,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,筑起生命守护的最后防线,拯救每一个面临危险的生命的时刻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