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社会危害性是否构成犯罪

时间:2023-05-17 17:30       来源: 华律网整理        作者&编辑: 网络
没有社会危害性是不构成犯罪的,只有危害行为具有社会危险性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犯罪,如果是不具备社会危险性的,是不构成犯罪的,也就是说,如果是行为人的行为不具备社会危险性是不会被刑事处罚的。下面民生网小编整理相关的内容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具体规定吧。

一、没有社会危害性是否构成犯罪

没有社会危害性不构成犯罪。

犯罪在成立时应该具备危害社会行为、违反法律行为的、构成刑事处罚的三个基本特征。案件的办案机关,按照法律规定,从案件的违法情况和违法证据进行调查,由我国的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。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:

(1)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,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。

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。我国刑法之所以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,是因为该行为危害了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,具有社会危害性。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给社会造成危害,就不可能构成犯罪,更不可能加以惩罚。如果某种行为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,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,也不能认为是犯罪。因此,没有社会危害性,就没有犯罪,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相当程度,也不构成犯罪。

(2)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,即具有刑事违法性。

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,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现,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,但并非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,只有为刑法所禁止,并具有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,即达到了一定严重程度的行为,才能构成犯罪。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,如民事、经济和行政的违法行为,只能适用有关法律加以调整,而不能适用刑法,认定为犯罪。

(3)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,即具有应受惩罚性。

犯罪行为同其他违法行为一样,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。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,则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。应受刑罚处罚也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,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受刑罚处罚,就意味着不是犯罪。

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。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,而其他两个特征是由社会危害性派生出来的。正由于三者存在着这样的关系,所以它们都是犯罪的基本特征。

没有社会危害性是否构成犯罪

二、什么是社会危害性

社会危害性指犯罪分子的行为对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性,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。社会危害性也是确定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。对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、危害不大,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,应当不予追究刑事责任。

刑事诉讼法》 第十六条

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追究刑事责任,已经追究的,应当撤销案件,或者不起诉,或者终止审理,或者宣告无罪:

(一)情节显著轻微、危害不大,不认为是犯罪的;

(二)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;

(三)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;

(四)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,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;

(五)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死亡的;

(六)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。

三、社会危害性表现在什么方面

社会危害性表现方面如下:

1、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;

2、危害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;

3、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;

4、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 第十三条

一切危害国家主权、领土完整和安全,分裂国家、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,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,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,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,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,都是犯罪,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,不认为是犯罪。

【温馨提示】如果你遇到相似或是雷同的法律问题,自己无法解决时,你可以尽快的寻求律师的帮助,经过专业化的帮你解答或是提供解决方案。民生网有27万+的甄选律师,你可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进行一对一的咨询。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。


相关推荐